亚洲日本精品第一区|日韩aa视频在线观看|天天看片国产区|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在线观看

<dl id="nbday"><source id="nbday"></source></dl>
    <delect id="nbday"></delect>
    <dl id="nbday"><ins id="nbday"><span id="nbday"></span></ins></dl>

      1. <delect id="nbday"><pre id="nbday"></pre></delect>

        1. <optgroup id="nbday"></optgroup>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寧波網  >  寧波新聞發(fā)布  >  傳媒寧波
          [光明日報]象山小白礁1號沉船新發(fā)現145件文物
          稿源: 光明日報   2014-07-16 08:51:54報料熱線:81850000

            張進中劉雨錕《光明日報》( 2014年07月16日09版

            本報寧波7月15日電(記者張進中通訊員劉雨錕)在浙江寧波象山縣漁山列島海域發(fā)現的“象山小白礁1號沉船”,堪稱繼“南海Ⅰ號”“南澳Ⅰ號”之后我國又一重大水下考古發(fā)現。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展示了今年5月21日以來小白礁1號船體發(fā)掘和現場保護工作的最新成果。

            小白礁1號沉船遺址位于寧波象山縣石浦港東南約26海里的北漁山島海域,這艘由寧波港始發(fā),前往東南亞一帶的木質遠洋商貿運輸船,于清代道光年間沉沒。沉船于2008年被首次發(fā)現,2011年進行水下遺址表面清理,今年5月21日船體發(fā)掘工作正式啟動。

            7月11日,考古人員公布新發(fā)現的145件文物,還有300件產自寧波的石板材。加上之前出水的606件文物,現在整個小白礁1號沉船發(fā)掘出1050多件文物。新出水的145件文物,包括青花瓷碗78件,五彩瓷碗4件及一些錢幣,同時還發(fā)現了一支毛筆和一方木質的硯臺。這次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發(fā)現就是船體的結構,船體艙壁與框架的呼應結構兼具了中國古代造船工藝和外國造船傳統(tǒng),被譽為古代造船技術中西合璧的首例實證。

            截至7月6日,小白礁1號沉船整個船體完全出水,水下發(fā)掘工作已經正式結束。接下來出水文物包括發(fā)掘現場場景,還有一些船體的材料都將于今年10月向社會免費開放,而這些文物和出水船體的板材也將轉運至國家水下文物遺產保護寧波基地。

           
           
           

          編輯: 李霞君糾錯:171964650@qq.com

          [光明日報]象山小白礁1號沉船新發(fā)現145件文物

          稿源: 光明日報 2014-07-16 08:51:54

            張進中劉雨錕《光明日報》( 2014年07月16日09版

            本報寧波7月15日電(記者張進中通訊員劉雨錕)在浙江寧波象山縣漁山列島海域發(fā)現的“象山小白礁1號沉船”,堪稱繼“南海Ⅰ號”“南澳Ⅰ號”之后我國又一重大水下考古發(fā)現。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展示了今年5月21日以來小白礁1號船體發(fā)掘和現場保護工作的最新成果。

            小白礁1號沉船遺址位于寧波象山縣石浦港東南約26海里的北漁山島海域,這艘由寧波港始發(fā),前往東南亞一帶的木質遠洋商貿運輸船,于清代道光年間沉沒。沉船于2008年被首次發(fā)現,2011年進行水下遺址表面清理,今年5月21日船體發(fā)掘工作正式啟動。

            7月11日,考古人員公布新發(fā)現的145件文物,還有300件產自寧波的石板材。加上之前出水的606件文物,現在整個小白礁1號沉船發(fā)掘出1050多件文物。新出水的145件文物,包括青花瓷碗78件,五彩瓷碗4件及一些錢幣,同時還發(fā)現了一支毛筆和一方木質的硯臺。這次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發(fā)現就是船體的結構,船體艙壁與框架的呼應結構兼具了中國古代造船工藝和外國造船傳統(tǒng),被譽為古代造船技術中西合璧的首例實證。

            截至7月6日,小白礁1號沉船整個船體完全出水,水下發(fā)掘工作已經正式結束。接下來出水文物包括發(fā)掘現場場景,還有一些船體的材料都將于今年10月向社會免費開放,而這些文物和出水船體的板材也將轉運至國家水下文物遺產保護寧波基地。

           
           
           

          糾錯:171964650@qq.com 編輯: 李霞君